面试犹如为简历进行细致 “体检”,经验丰富的 HR 往往能从细微之处察觉端倪。八方锦程在与众多 HR 的交流中发现,识别简历信息的真实性,并不需要复杂的技巧,关键在于掌握 “细究详情、核对时间、观察表现” 的方法,通过这些策略,能够有效甄别大部分存在信息偏差的候选人。
深入探讨具体工作场景是非常实用的方式。当候选人提及 “带领团队实现百万销售额” 时,可以进一步询问:“团队的规模大概是怎样的?您主要负责哪些业务渠道?在拓展客户过程中,遇到较大挑战时是如何解决的?” 通常情况下,简历信息存在不实的候选人,在面对细节询问时,可能会以 “时间久远不太记得” 等理由回避,或者在回答中出现逻辑矛盾。
梳理时间线并进行比对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。将简历中的工作经历、项目开展时间进行系统整理,查看是否存在时间重叠或空白期解释不充分的情况。例如,若候选人注明 “2020 - 2022 年期间,在 A 公司担任经理职务,同时在 B 公司担任顾问”,而这两家公司属于竞争关系,从常规职业规范来看,同时任职的可能性较低,经过进一步沟通,往往能够明晰真实情况。
留意候选人的非语言表达及沟通语气也可作为参考依据。在回答问题时,部分候选人可能会出现眼神不够坚定、语速异常加快,或频繁重复某些词语的情况。比如在询问 “之前离职的主要考虑因素” 时,如果简历中填写的是 “个人职业发展”,但实际回答时声音变弱,同时伴随不自觉的肢体动作,或许背后还存在其他原因。
采用委婉的方式进行重点问题追问,也能辅助判断信息真实性。对于简历中存疑的部分,可以用较为含蓄的表述观察候选人的反应。例如,当候选人提到曾在 “某知名互联网公司” 担任产品经理,HR 可以尝试以交流的口吻说:“我对这家公司的产品部门有一定了解,听说近年来在团队架构上有一些调整,您在任职期间,是否也经历过相关变化?” 如果候选人给出肯定答复,而实际该公司并未有相关情况,就需要对其简历信息保持谨慎态度。
值得注意的是,面试环节仅是初步筛选,难以全面验证候选人信息真实性。为确保招聘质量,建议企业开展背景调查。企业既可以组建内部团队自主核查,也可与专业第三方背调机构合作。第三方机构依托完善的核查体系与海量数据资源,通过标准化背调流程,能够对候选人学历、工作经历、职业资格等信息进行深度核实,有效降低简历造假风险。
八方锦程建议:在面试过程中识别简历信息的准确性,重点在于保持严谨、深入的沟通。不要仅关注简历中亮眼的职位名称或项目成果,而是以开放、探讨的方式,了解候选人的具体工作内容、实施方法及取得成效。值得信赖的候选人往往能够清晰、全面地阐述工作细节,在深入交流中展现自身实力。